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极光之意 第4节  (第2/2页)
有欧洲文艺复兴。    她对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,也一样有着绵延不绝的兴趣。    可能还不止五千,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也不在话下。    有碍于还是个小学生。    暂时还没有来得及找到一条可以在历史的长河里悠游的路径。    好在,她还有一个jiejie,学的是文物与博物馆专业。    于是,宗意就有了一个口头禅:“jiejiejiejie姐,我有个问题。”    每个字都不在一个调上,把话说和唱歌一样。    并且还用了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古典音阶宫商角徵羽来“谱曲”。    从宫到羽,才从羽到宫。    翻译成简谱就是12356(jiejiejiejie姐)-65321(我有个问题)。    有点恼人,又有点好听。    “什么问题?”被叫了五声姐的梦心之好脾气地回应。    “电影里面说的都是真的吗?蒙娜丽莎会不会真的就是达?芬奇呀?”    宗意的这个问题,带着些许没有褪尽的稚气。    不太符合现下开口闭口就是《孤勇者》的小学生人设。    “当然不是真的。蒙娜在意大利语里面,是夫人的意思,所以,蒙娜?丽莎直译过来,就是丽莎夫人,怎么可能会是达?芬奇?”梦心之斩钉截铁地否认。    “可是,《达?芬奇自画像》不也是雌雄同体吗?认真对比一下,好像也是有道理的呀。我觉得这个电影拍的特别真实啊。”    在自画像这个问题上,宗意有点被电影洗脑了。    《达?芬奇自画像》不像《蒙娜丽莎》那么出名。    是一幅宗意以前没有看过的画作,洗起脑来也就更容易一些。    “这部电影里面的设定,肯定都是虚构的,你都五年级了,要还这么天真,以后这样的电影就不陪你看了。”    梦心之有点后悔今天晚上答应陪宗意看这个电影了。    “我的jiejie诶。我都五年级了,当然是可以分的清楚,哪些电影场景是虚构、哪些是真实的。只不过,我觉得,这部电影里面提到的这个可能,在现实里面,应该是存在的。”    小姑娘顿了顿:“你懂我的意思吧,jiejie,这可是《蒙娜丽莎》诶,和别的画不一样。”    “哪里不一样?”    “jiejie你之前不是和我说,《蒙娜丽莎》是一副很小的画,长77厘米,宽53厘米,我没记错吧?”    “嗯,记性不错。”梦心之适时摸头杀表示了一下肯定。    “那jiejie你是不是也和我说过,《蒙娜丽莎》这幅画的被观看次数、被模仿次数、被写入歌词的次数、和被报道的次数,全都是世界第一。”    “嗯。”梦心之点了点头,示意宗意继续说。    “这不就对了吗?我的jiejie诶。如果这幅画没有特别的密码的话,又怎么可能会拿到这么多世界之最呢?它肯定是特立独行的啊。”宗意笃定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。    梦心之轻轻弹了一下宗意的小脑瓜:“那是因为这幅画挂在卢浮宫,每年去卢浮宫参观的人最多,这幅画的被观看次数,自然也就上来了。”    “可是jiejie诶,卢浮宫有那么多的馆藏,为什么小小的《蒙娜丽莎》能成为大大的镇馆之宝啊?它肯定是独一无二的啊。”宗意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。    梦心之不想自己的meimei被一部电影带偏,只好非常正式地开始解释:    “那是因为达?芬奇在画这幅画的时候,开创了一种特殊的绘画技法。”    “你也看过好多次《蒙娜丽莎》这幅画的图片,对吧?”    “整幅画是不是给人一种朦朦胧胧却很真实的感觉?”    “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之前流传下来的画作。”    “人物的边界都是非常明显的,会显得比较突兀。”    “线条越清晰,真实感就越低。”    “《蒙娜丽莎》这幅画模糊了人物的边界,提升了真实感。”    “在还没有照相机的文艺复兴鼎盛时期,画作是以写实为尊的。”    “在此之前,达?芬奇的同门师兄波提切利通过画长头发来隐藏人物边缘线。”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