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下南洋  (第2/3页)
了些薄荷干包,备足干粮,带她去港口。    他买的二等舱,头等舱默认都被洋人买了,船家一般不放票。二三等舱不少有钱的“旧客”才会买。最大的是统舱,里面大多是些出洋的“新客”,在清国活不下去,不得不下海去南洋谋生。    已经出海的船响起汽笛声,波光粼粼的海面上,驶去的船影越来越小,一个个在这茫茫大海上远看都不过飘萍。    轮到他们了,这会儿“南荣号”的船长和水手已经陆陆续续吆喝人上船,嗓门很大,生怕有人听不见,喊得赤急白脸。    头等舱和二等舱用木制的伸缩镂梯,两边有扶手,三等舱和统舱后面都用绳索软梯爬上去。    徐谨礼之前特地带水苓出来看过,花钱买通水手让她上过两次镂梯,现下倒是不怎么怕了,利索地上了船。他走在后面,一齐上去,在水手的吆喝下进了二等舱。    二等舱有凳子,还有帆布床,有窗户也能透透气。水苓虽不知道船上什么样,但船上还能放床的地方肯定不便宜,仰头小声问大少爷:“票是不是很贵啊?”    二等舱倒也罢了,他们这个靠窗的位置才更贵,徐谨礼点头:“总要花的,坐在窗口能减轻点晕船的感觉。”    水苓看大少爷把窗口位置留给她,坐得离他更近些:“您之前出去留洋也是坐船去的,那时候也会晕船吗?”    徐谨礼睫毛扑朔两下,似乎是想到了从前:“会,但现在基本上没什么事了。这一趟我们要在海上十天左右,你第一次坐船,会有点难熬。”    水苓摇头:“没事,跟着您,我不怕。”    徐谨礼把那个薄荷干包给她:“待会儿闻一闻能缓解不适,实在不舒服和我说,我带你去甲板上走走。”    原来这个是买给她的,水苓把薄荷干包握在手心里,答应着:“好。”    船快要开了,水苓听见一阵阵呜呜声,像是有人在哭。    徐谨礼知道这意味着什么,他摸了摸水苓的头发:“我们这一去,可能再也回不来了,要去甲板上再看看吗?”    水苓听到这些哭声越来越大,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酸楚,被徐谨礼关上窗后拉着带她出舱去甲板上。    乌泱泱的人群,抹眼泪的抹眼泪,和家里人隔空喊话的喊话,甚至有人面对码头的方向久久跪在甲板上不愿意起来。    这世道,不是在清国活不下去,谁愿意离开一家老小往啥也不知道的南洋偏僻地跑啊。    这百来号人的哭声悠悠的一条条,像是绳结把心捆着拧,徐谨礼看她要掉眼泪,把人拢进怀里拍了拍背:“哭吧。”    船开了,发动机的声音像猛兽直吼,甲板都被震得抖起来。风也吹过来,海水星子往上面直飘,人们纷纷都回了舱里,徐谨礼也早带着水苓回去。    他们前面是一对年轻男女,看着不像是夫妻,有点像兄妹。    这时候几乎没有女人出海,这艘船上难见到多少女人,那女孩一看见后面坐着水苓,眼睛立刻就亮了,开始聊起来:“你们从哪来啊?”    水苓想着大少爷身份特殊,有的话怕是不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