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(19)诸事纤指承(上) (第3/3页)
,我只敢跟着学学,哪里能擅自做主。” 赵夫人将账本往前推了推,语调宽厚:“你做事向来稳妥。家里事无非就是钱粮、下人、田庄、铺子这些,你先看看,慢慢来,不懂的随时问我。你不要拘谨,也别怕做错。娘相信你,放开手脚去管便是。” 赵夫人刚走,蕙宁就吩咐檀云、绛珠把各房的礼物一一送去。夜色渐深,蕙宁正和温钧野共进晚饭,忽听下人来报:“董姨娘带着一双儿女,来给三少奶奶请安。” 蕙宁轻轻放下碗筷,和温钧野说了句“你先吃”,随手拢了拢鬓角,唇边漾起温和的笑意,起身迎了出去。董姨娘一见三少奶奶亲自迎出来,顿时有些受宠若惊,忙不迭地福了一礼,语气里带着些许慌乱和感激。 “姨娘快请进。”蕙宁微微欠身,从容地将三人让进了屋。 董姨娘的气色不算太好,眉宇间隐约有几分病色。她右手轻轻护着女儿温简容,左臂后挽着稚嫩的儿子温钧逸。三人站在灯下,剪影温馨而略带拘谨。董姨娘小心斟酌着言语,低声道:“三少奶奶,您送的这些礼物,实在是太贵重了。我们……我们实在受之有愧。” 蕙宁成婚的时候,她送的礼物自己觉得贵重,可是在人家眼里怕不过是些便宜的玩意儿。可现在雨丝锦、葡萄纹鸾镜,还有些贵重钗环,都是董姨娘没见过的新奇东西,简直是看花了眼。 蕙宁莞尔一笑:“姨娘快别这么说,您是长辈,我理当敬重。些许礼物,不算什么,您无须放在心上。”说着,她亲自斟上一杯热茶递到董姨娘手中,又取了几盘新鲜的蜜饯和果子,摆在两个弟妹面前:“我新进门,对弟弟meimei们也还不大熟悉,不知两位喜欢些什么。下次,再给你们挑些更合心意的礼物。” 五妹温简容衣着素净,身形纤细,怯生生地看了蕙宁一眼,目光里带着几分新婚嫂嫂面前的忐忑,又藏着一点孩童的好奇。她小心地接过蜜饯,轻轻咬了一口,甜蜜的滋味在唇齿间化开,忍不住又伸手去拿了一颗。 温钧野这时也已放下筷子,耐心聆听。 董姨娘叹了口气,眉宇间满是母亲的担忧与无奈:“钧逸生性调皮好动,这些日子天天吵着要骑马。我怕他年纪小,不慎摔伤,一直不敢让他如愿。容儿性子腼腆,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,只喜欢听些小曲儿。” 蕙宁闻言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,语调亲切:“正好我那里有一本康灵徽的《子夜四时变曲》,改日送给五meimei。” 董姨娘急忙摆手,话里带着几分自谦和惋惜:“那实在太贵重了。其实、这爱好,也算不得什么正经事,怕是将来被夫家笑话了。” 蕙宁认真道:“姨娘这话可就值得商榷了。娘亲的meimei,宫里的昭妃娘娘,不也凭借一副好嗓子得皇帝宠爱?康灵徽还是前朝贵族康家出来的女儿,就因为那本曲谱,得了天子赞赏垂青。每制新声,市陌传抄,竹rou相发,昼夜不绝。后来,还因此与崔家公子成就了好姻缘。怎么能说难登大雅之堂呢?” 她说着,目光柔和地望向温简容,笑意里带着鼓励,抬起手为她正了正小巧的绢花:“至于未来的夫家,若那人不喜欢,那就找一个不会笑话五meimei的夫君。若是公婆不喜,便找一户没有公婆的人家。总归天高地阔,良缘自有归处。谁还要去在意旁人的流言蜚语呢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