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(一)凌波微步 (第4/4页)
真倾听是乖孩子的特权。大人从不关心坏孩子为什么变坏,只会要求她变好。很少有人这样耐心待她。 她不禁对他的身份有些兴趣,“你是新来的教师?以前好像没见过你。” “不像吗?” “不像。” “也许因为我刚来。”他道,“我姓钟,教数学。” “哦。” 一听“数学”二字,有但不多的兴趣顿时消散。但他又问:“你喜欢看怎样的书?” “小说之类,但也不一定。只要是有趣的书,什么都看,刚才在看《呼啸山庄》。”小钟回想起书中像野生藤蔓一样的情绪,仿佛自己也被缠住,不知该如何介绍它。 卡壳许久,她才继续道,“一本名著。但是名著的标签简直误导人,害我望而生畏,很久都错过了。再有趣的书,好像和名著沾上边,都变得像个古板的老头在说教。” “我倒觉得名著最初被肯定,是因为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,又或是印证了时代。非虚构的史料能很大程度留下事实,但窥测人心还是太难。文学是一种更好的工具。” “听起来你喜欢雨果。” “是吗?我读文学不多。”大钟想了想,又道,“读过大多数是古文古诗,小时候,家里大人逼我背的。” 相似的经历又让小钟找回一点共鸣,她道:“我也会看诗的。” 她的童年何尝不是被敬亭逼着学这学那,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补习班,全面发展,生怕落下同龄人。在父母高压之下成长的孩子注定不会太快乐,但别的家长都在这么做,没有办法。 再说,东亚传统的教育理念就强调吃苦,太过轻松安逸反而需要警醒。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——小钟本来背不住这段干巴巴的说教,也不理解,因为背不住挨了顿打,饿着肚子,背出来才许吃饭,再没敢忘。 被鸡娃的经历留下很深的心理阴影,等她再长大些,狂躁的叛逆期就像一阵飓风摧毁大人培养她的苦心,留下满地没法重建的废墟。废墟不是可以开疆拓土的荒地。就算想放些新的东西进来,狭仄的心已难容下。 眼前的男人不一样。他身上文化人的气度,讲话慢条斯理的劲,一看就被教养得很好。 如果当时的她不那么任性,能再咬牙忍过痛苦,未来是不是也可以变得像他一样? 但这种可能性,小钟永远错过了。 她自言自语似的感慨:“你像电影里走出来的人。但现实里遇到和荧幕前观看很不一样。镜头会吃掉人身上的灵晕,好看的人出现在镜头里,不可避免美得空洞。” 小钟像刻意确认一般又看向他,却发现他在听她说话的时候,目光时不时就落在她的身上,像忽然闪起的星星。飘忽不定的感觉让小钟不由地紧张起来。 这算是表示礼貌的社交礼仪吗?看着对方,以表示自己认真在听。小钟不喜欢社交,更不喜欢在谈话中时时看向他人,确认对手方的存在。 大钟长久沉默,她几乎觉得说错话了。 他一看就是经常被说漂亮的那种人,相同的奉承估计已听得麻木,甚至可能还会厌烦——你们这些庸俗的凡人,好像除了皮囊就看不见别的。 最后,他只确定地说了声:“谢谢。” 用力表现得诚恳,同时也冷冷的。 三楼狭窄的走廊又到头。 —————— 本文免费发表,微博有全文及番外文档。指路@春与愁几许 会反复精修直到满意。作者不对任何盗版文档负责,请支持正版!感谢!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