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40. 桃色交易 (第3/3页)
口,声音没有什么起伏: “如果只是想看清本质,代价可以很低。如果还想维系表象,代价往往无穷大。” 周以翮的目光在她脸上又停留了两秒。 他没有继续这个话题,只是淡淡地移开视线。 “不早了。” 他站起身,“去洗澡。” 她裹着周以翮的灰色睡袍,布料宽大得几乎将她吞没,袖口层层叠叠地堆在手腕。 她斜倚在床头,湿发的尾梢在肩颈处的布料上洇开深浅不一的水痕。 周以翮拿着吹风机走来,插上电源,温暖的嗡声瞬间打破房间的寂静。 “那块砖…” 利筝的声音在吹风机的低噪中显得有些模糊,“最后成了拱廊吗?” 周以翮穿行在她发间的手指顿了一下,随即又恢复规律的动作。 吹风机的风速低了一个档位,从轰鸣变为舒缓的嗡吟。 “取决于最终结构的必要。” 利筝沉默了片刻。暖风和手指的触感让她头皮松弛,有些昏昏欲醉。 周以翮关掉了吹风机。突如其来的寂静中,他的手指仍停留在她的发间,温热又干燥。 她半阖着眼问:“一生,做对一次…就够了吗?” “一次有效对抗,就是意义。” 他伸手,用指节轻轻掠过她颊边一缕散落的发丝,将其别至耳后。 她抬头看他。 最后,他低声说:“至于值不值得,只有那块砖,那个人,自己知道。” 她的思绪再次飘回那片直面太平洋的混凝土广场。 美吗? 美。 巨大的混凝土体块在天空与海洋之间构筑出永恒的几何对话,光影在其间沉默流转,那是一片神圣又空寂的场域。 那是人类理性与意志在自然面前的极致表达,一种冷静的辉煌。 这让她想起那块砖,想起路易·康说:“砖也想成为某种东西。” 她想象那些伟大的建筑师如何拿起一块砖,感受它粗砺的质感,眼中却已看见它未来成为拱廊、成为穹顶、成为不朽建筑一部分的命运。他们是对材料抱有最深切尊重的诗人,是在重力、预算、功能的沉重镣铐下,依然跳出最精妙舞步的艺术家。 而她自己呢? 那部二手手机,她的“砖”,她用它做了什么?她用它窥探、幻想、分类,像一个躲在锁孔后的幽灵,窃取他生活的碎片。 一种尖锐的割裂感骤然腾起,紧紧缠住她的神经末梢。一边是赋予形式与意义的创造,是对“存在”本身的虔诚礼赞;另一边却是剥解与窥探,是将鲜活的生命降格为满足私欲的冰冷标本。 那片由绝对理性和崇高美学铸就的圣地,犹如一面无限清晰的镜鉴,映照出她行为深处那无法回避的僭越。 她不再说话,只是向前倾身,将额头轻轻抵在他温热的腹部。 周以翮的手臂环过来,掌心沉稳地落在她微微凸起的肩胛骨上,像安抚,也像锚定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谨以此章,纪念罗伯特·雷德福与路易·康,并致敬所有在理想与现实间搏斗的不朽灵魂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