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(五九)红楼隔雨 (第1/3页)
(五九)红楼隔雨
这么多年的事竟然还记得。 那时候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。 语文课讲到《雷雨》,周朴园和侍萍重逢,相互试探旧情的选段。课文里很少有探讨爱情的篇目,但偏偏爱情是青春期的学生顶关心的一件事,难得有自由讨论的机会,伴着外面低回的雨声,课堂异常活跃。 小钟默念很多遍父亲的那句话,这是你mama的书,越念越觉出微妙。他记得,但记忆之中又有一道边界分明的裂痕,他与敬亭曾是伉俪夫妻,但从未成为一体。她的就是她的。 课堂最后时间还有余,语文老师请了几位同学到讲台上表演。没演完下课铃就响了。同学们依旧热情高涨地继续演,演到下一节上课。就是在这个时候,雨然萌生自己排话剧的想法,把节目搬上元旦汇演的舞台,过足戏瘾。 不到半周时间,雨然改编好剧本,展开试戏选角。其他角色都好选,光看剧本的形容,大家心里就有个模糊的印象,这像班里的谁谁谁,基本是语文课演出的原班人马。但是周朴园和繁漪两个角色迟迟定不下来。这两人身上各有矛盾复杂的面向,远超出高中生的阅历。小钟还记得语文课有人说,繁漪在周家像一个幽灵,类似西方文学里“阁楼上的疯女人”,她是半只脚踏进封建棺材的疯女人。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。她们怜悯繁漪,却不理解。 至于周朴园没人演,大抵是因为班里的男生都太进步,没人演得出封建大家长的压迫感。 边排边看吧。距离元旦时间不多了。 雨然是导演兼编剧,所以这些天小钟也跟着剧组,承包后勤和服化道工作,或是人不齐时帮忙对台词。 但某天排练完两个人一起吃饭,聊演剧的细节,还没有着落的两位关键演员,雨然拐弯抹角地做了很长的铺垫,架势几乎像要表白,然后对小钟说:“我不知道别的人怎么想,之前听你念繁漪的台词,我觉得你挺适合演繁漪的。” “我?”小钟讶异地指自己,故意夹起嗓音,用浮夸的语调念繁漪的名台词,“是你把我引向一条母亲不像母亲,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。” 雨然大笑,却不死心,“说真的。你要不要真来试试?想看你穿旗袍,我请你喝奶茶。” “只是排练也没必要换旗袍吧。就先试试,看大家怎么说。”小钟看在奶茶的情面,勉为其难答应。 大钟听说她要去试繁漪,竟是意外的认可,说这是个好角色,还精挑细选一身黑色连衣裙,让她试戏了穿。 第二天,小钟没有悬念地拿下角色。众望所归。 背台词有的好忙。她定角比别人晚,要赶上进度,得花加倍的功夫。 周末大钟难得有空,也被她抓来当对词工具人。繁漪的对手戏要么是周朴园,要么是周萍,他就在这之间一会当丈夫,一会当情夫。某一遍对完,他忽然也感慨地说:“你适合演繁漪。” “哪里适合了,我都没认真念。” 小钟认真演时会把声音压低,以符合中年豪门太太的形象,但和大钟记词就没这么多讲究,不过是怎么舒服怎么念。小钟搞不懂他怎么看出来的。 “不是演得像,是角色像你本人。”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